墓园里不时闪现的青天白日标志也让任以芳印像深刻

2023-09-14 07:21  发稿人:最新更新  来源:未知  浏览:
  來到滇西,來到騰沖,就不可不來滇西抗戰紀念館,這座為了紀念1944年克復騰沖的我國遠征軍二十集團軍陣亡將士而建築的紀念館和墓園,凝集和定格著一段寶貴的兩岸記憶和民族史話。
  
  「在滇西紀念館,光是走到大門口就讓我十分震懾,三面墻上面通通掛著其時我國遠征軍在邊境作戰時候留下來的頭盔,聽解說員介紹,這些頭盔不只有我國武士,還有日本的、美國武士的,通通都掛上去。其時我就在想,每一個頭盔就代表一個故事,每個頭盔的背面就是一個家庭,從前翹首企盼著他們的歸來……」
  ​​
  「我覺得這個規劃真的很震懾,馬上將人拉回那個前史現場,讓人對戰役無差別的殘酷感同身受。」臺灣東森新聞雲新媒體記者任以芳對記者這樣表述。
  
  9月2日下午,「坐上動車看邊關 探尋前史話開展」——兩岸新媒體人滇西行聯合采訪活動來到位於雲南保山騰沖市的滇西抗戰紀念館與國殤墓園,一起追懷遠征軍記憶,探尋兩岸一起的前史聯合。
  
  滇西抗戰紀念館坐落於國殤墓園東側,占地面積14677平方米,建築面積9492平方米,陳展面積6000平方米,全面真實展現滇緬印抗戰史實。
  
  而國殤墓園占地面積37884平方米,園內遍及蒼松翠柏,環境幽靜,莊嚴肅穆,矗立有3346塊騰沖戰役陣亡將士及19名盟軍將士墓碑,也刻錄有蔣中正、於右任、李根源、衛立煌、霍揆彰等軍事將領及當地愛國人士的題額悼文等。
  
  「其實在臺灣,我小時候念的仍是沒有『教改』的教科書,但是形象也沒有說到我國遠征軍,即便說到也或許就是一筆帶過,所以我真的是後來長大後自己有愛好翻閱一些史料,才對這些史實有了些許了解。今日在這裏看到蠻多寶貴的文物,讓我對這段前史在心裏有了更為清晰的概括。」
  
  墓園裏不時閃現的「光天化日」標誌,也讓任以芳印像深入,「覺得大陸政府在前史文物保護上面,關於曩昔或許國民黨在交兵這一塊的業績,也毫不避諱地保留下來,這也是讓我很震懾和感動的當地。」
  
  騰沖國殤墓園以其共同的前史價值和激烈的感召力、震懾力,在海峽兩岸廣有影響,成為兩岸同胞心理交流和感情融合的橋梁,2014年被授於「海峽兩岸交流基地」稱謂。
  
  在國殤館看到眾多先賢烈士,臺灣海峽新聞網記者宋和修內心也是激蕩不已,「抗戰期間,中華民族的團結性是表露無遺的。我覺得不論全球形勢怎麽改變,這種民族情懷跟團結精神都應該存在和堅持。」
  
  在抗戰歲月裏是遠征軍的先賢先烈,爭取到了中華民族的自豪跟榮光,才幹讓後世開出這樣的太平盛世。「前史是不能被遺忘的,身為中華兒女的一員,民族的團結是一定要的!肯定要的!必需要的!」
  
  看到美國飛虎隊援助滇西抗日的詳實史料和寶貴文物,臺灣我國時報大陸新聞中心副主任藍孝威感慨良多。
  
  「在今日,時隔幾十年來回憶其時美國飛虎隊協助我國遠征軍抗擊日軍這樣的前史,讓我聯想到現在的臺海形勢。因為有著當年的民族合力四海同心,終究取得了戰場上的勝利。那麽以前史來印照實際,我覺得對兩岸我國人如何處理臺海形勢,也有著活躍的啟示意義。」
  
  「特別是對現在的臺灣青年,真的有必要了解這樣的前史,才幹更深入認識到平和的可貴,才幹防止在當下的關鍵時刻,做出過錯的選擇。」藍孝威最終說。